從小,男孩們總是對著火車、挖土機、飛機、汽車等機械發出濃厚的興趣,這些由千萬種複雜機械元件組合而成的移動物體,相對於男孩嬌小身軀,不免顯得過於巨大,別忘了,男孩們的夢想,總是比實際來得巨大。

   長大後,夢想漸漸縮小,這邊被削一塊,那邊被捨棄一塊,兒時空泛的夢想就像是馬鈴薯的芽眼,帶著隱藏的毒性,終究要被挖掉,吃不得的。

   不過,小男孩變大男孩後,終究有能力成就點小小機械夢想,從相機到汽車(中間尚有機車階段),多數大男孩的生活總是被這兩樣看似沒有連結的東西給制約,兩者體積一小一大相差甚多,但兩者擁有一樣的核心價值:可靠自己獨立控制並充分展現個人意念。

   以我自己為例,高中接手我姐的Nikon FM2 單眼相機後,快門聲跟隨著我從學生一直到畢業,那無法抗拒的迷人機械聲響(快門簾幕釋放聲),彷彿聲聲敦促我以攝影為職業,經過當兵的思考沈澱,退伍後第一份工作我順利找到攝影的工作,加入剛成立的汽車露營雜誌擔任攝影兼文字編輯。

   儘管那年代(1999年)汽車露營才剛起步,但留學日本的老闆決定引進日本風行一段時日的汽車露營做為雜誌核心,只可惜時機點不恰當,汽車露營雜誌推廣不易,我離職後雜誌也多次轉手經營,再看看這幾年汽車露營風潮延燒,證明當時老闆眼光獨具,只是缺少時代潮流做為後盾。

   相機與汽車從此進入大男孩的人生,從底片相機與手排汽車,一路到數位單眼相機與智慧型四輪驅動系統(如Vitara 的AllGrip),機械本質不曾改變,只是使用方式多了電腦的輔助,但獨立控制與個人意志,是不管什麼廠牌型號都奪不走的。

   隨著年歲增加,臉上的皺紋就像年年升高的汽車售價,回不去那樣的簡單美好,但年歲增加意味著人生體驗更多,眼界也更寬廣,想要擁有的,也漸漸達成(或仍在努力中),心境上也產生微妙變化。

   仔細想想,再多的犒賞,都比不上一個人在農地間,尋找春天放肆求偶的雄性環頸雉,靜靜等候牠鳴叫那刻按下快門,失敗與成功在一念之間的刺激感;也比不上發動自己愛車,愜意馳騁在公路或林道後,依賴汽車扎實的底盤與安全性,將自己與家人平安帶回家門的踏實感。

   相機與汽車,一直豐富著男人的生活,更證明了,男人終究還是個大男孩。

 

【 相機 】

大學參加登山社,機械式的底片相機 Nikon FM2 結構簡單,只有測光表需要吃電,很適合高海拔低溫環境使用

用大拇指扳動的過片鈕,讓這台相機充滿機械樂趣

退伍後還爬過雪山,玉山與嘉明湖,但相機全面數位化後,膝蓋也因為打籃球而受傷,從此再也沒爬過高山了 ,圖為冬季積雪的雪山圈谷,我(左一)腰際位置正是 Nikon FM2

BRONICA 120 中型底片相機是跟朋友購買的二手相機, 重量相當沈重,我還曾經帶上高山活受罪

120底片面積相當大,十分有魅力,可惜器材過於沈重,拍攝底片如今還須數位化,倒不如直接使用高畫素的數位相機。圖為嘉明湖的玉山圓柏。

從前購買還未消化完的底片,只能當做收藏

早年從山岳攝影開始,135相機中裝過負片與正片,還背過沈重的120相機上嘉明湖,這些青春歲月間接磨損掉我健康的膝蓋,但我仍慶幸有過如此美好經驗。登山是靠體力的苦行,再加上攝影器材更多了份負擔,現在換我佩服年過40還能繼續攀登百岳的山友

汽車露營經驗不多,爬山野營經驗倒是很多,在淡江登山社時走遍台灣各大小山岳,拓展我的自然視野,讓我從一個都市小孩,變成愛好大自然並關心自然生態的人

連LOMO相機都被我帶上山過,裝上負片在宜蘭加蘿湖與自然生態攝影學會會員合影

還是拍攝昆蟲比較輕鬆愉快(其實也不見得,要得忍受蚊蟲叮咬),為了拍攝昆蟲,我想盡辦法改造器材,尤其是昆蟲攝影相當重要的閃光燈,土法煉鋼也成為好一段日子的裝備

當年攝影背包所裝的攝影配件,鏡頭是60mm與105mm微距,外加一台隨身相機 Ricoh GXR

除了微距鏡頭,我也嘗試用廣角鏡頭拍攝,如大屯山每年六月大發生的青斑蝶,就是用廣角鏡頭+閃光燈補光所拍攝

拍過很多昆蟲,但最令我著迷的是蜂類,圖為虎斑泥壺蜂築泥巢

昆蟲若不能與人類生活連結,就多了一層隔閡,昆蟲攝影後期我希望找到兩者連結,例如傳統道教入神儀式中,需要在神像後方放入活生生的虎頭蜂

不滿足只記錄台灣昆蟲生態,多次自費與好友前往婆羅洲沙巴與砂勞越等地拍攝熱帶雨林生態

熱帶雨林生態之豐富令人難忘(雨林破壞的速度更令人難忘)

砍伐原始森林種植油棕(亞洲)或蓋牧場(中南美洲)造成雨林快速且大量消失,著實令人不安,所以購買木材或家具可選用FSC認證的公司,可避免開採原始林

從人生第一台Nikon 相機後,單眼相機部分我一直都使用Nikon 機身與鏡頭,從底片時代的F90X到數位時代的 D70,D200,D300,D7100,移居台東後,反而改以記錄風土與人文為主,加上不想再背負沈重攝影器材,這幾年開始使用Sony的消費型數位相機,當年拿著單眼闖蕩山林的身影不再

2015年我出版了昆蟲攝影專書『當單眼愛上複眼』,由讀書共和國的「我們出版社」發行

除了拍攝昆蟲,需要拍攝鳥類或招潮蟹等生物,我會使用300mm鏡頭,焦段雖然不長,但保有攜帶的便利性(相較於500mm以上長鏡頭)

300mm的「小砲」仍能拍到不錯的主題,像是騎樓常見的「夏候鳥」家燕,不需特別長的焦段就可記錄

6~7年前曾想輕量化裝備,因早期使用過 Ricoh GR1s 底片傻瓜相機的經驗,讓我認識 Ricoh 相機,Ricoh GR1s 是一台適合街拍 snap shot 的好相機,焦段為28mm定焦

R0024167

2007年以Ricoh GR1s 在蘭嶼拍攝的孩童

在新竹鎮西堡遇到我當兵學長的小孩(Ricoh GR1s )

Ricoh GR1s 的成功經驗,讓我在 Ricoh 推出新機 GXR 後,決定繼續支持理光,GXR 是台很特別的相機,鏡頭內含CCD,換鏡頭等於同時換CCD,但個人認為這台有很多失敗的設計,最後被我打入冷宮(實驗失敗)

鏡頭含CCD的模組概念,可以透過滑軌與機背相聯結

定焦鏡成像效果佳,但我對於它的對焦速度與色彩表現一直很頭疼,圖為台南阿江炒繕魚(Ricoh GXR A12 50mm鏡頭)

A12 50mm鏡頭雖有微距功能,但效果有限,只能拍攝情景而無法特寫體積過小的生物(Ricoh GXR A12 50mm鏡頭)

兩年前改選擇 Sony RX100 M2 輕便相機,此相機看似不起眼,近三萬元的售價告訴消費者,它可是不簡單的機子。RX100 M2 使用蔡司鏡片,光圈最大可達1.8,成像品質佳,機身也堅固,十分適合旅遊攝影,只可惜光學變焦只有3倍 。

為解決光學變焦不足的困境,日前新添購 Sony HX90V,這是台可以30倍光學變焦的消費型數位相機,畫質雖然普通,30倍光學與輕巧機身仍帶給我不少便利性。

兩台相機擺在一起比較,外觀十分近似,但握在手中的質感仍以 RX100 M2 優異許多(下),Sony HX90V 塑膠感較重(上)

Sony RX100 M2 因擁有1.8大光圈,很適合弱光環境攝影,圖為北海道千歲市的居酒屋(Sony RX100 M2)

街拍時小相機就發揮優勢,在京都先斗町街拍從歌舞練場走出的藝妓(Sony RX100 M2)

台東農地荒野間常見的環頸雉,春天時常聽到雄鳥短促且不甚優雅的鳴叫聲,30倍光學變焦在此情況就很好用(Sony HX90V)

30倍光學變焦實際在電腦上放大觀看,畫質仍有不足之處,但在網路使用已經足夠(Sony HX90V)

台東都歷沙灘,以30倍光學變焦讓前景(衝浪客)與遠景(三仙台)產生強烈壓縮感,這正是我想要的長焦段效果(Sony HX90V)

 

【 汽車 】

我第一台汽車 Opel Corsa C 1.4L,陪我跑了台灣各大小山路,當時正瘋狂在台灣各山區拍攝昆蟲,改裝部分我只換過鋁圈與加裝尾翼

8年多來也顧路過幾次,有次上大屯山拍蝴蝶,蝴蝶還沒拍到,水箱就爆了,最後以VIP姿態下山 

第二台改走大眾化路線,不選冷門車了,三年多來,平安無事,也是只改鋁圈與尾翼(缺點就是此車賣太好,紅綠燈常常車聚)

第三台選擇主打安全的 Suzuki SX4 Crossover,兩年半相處下來,也沒遇到任何問題,絕對是台好車,可惜整體少了點個性(CVT變速箱,動力普通),一如往常,鋁圈與尾翼也都改了

開到屏東墾丁當兵同梯開的民宿:墾丁21.5主題民宿

台東根本就是 Suzuki 的家鄉,隨處可見吉星(Escudo),金吉星(Vitara),Jimny等四驅車種,雖然我不釣魚也不飆沙灘,但偶爾開開林道與增加脫困能力的考量下,決定更換為 Suzuki Vitara 4WD,目前非常滿意這台車。(池上萬安天堂路)

台東長濱鄉金剛大道梯田區

這次改裝仍然有加裝尾翼,還加裝車頂架與車側護版等配件,但是並沒有更改鋁圈,因為我本來就喜歡黑色鋁圈,原廠樣式我已很滿意

 

 

不論是男人還是男孩,生活就是生活,別想的太過複雜。

開車出門,將自己與家人平安帶回家門,才最有踏實感。

 

【 延伸資訊 】

木一邊旅宿官網

FB 木一邊旅宿粉絲頁

從城市到荒野 Suzuki Vitara 1.4 4WD

跟著 VITARA 遊台東(縱谷篇) 

昆蟲攝影專書『當單眼愛上複眼』

 

arrow
arrow

    台東木一邊民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