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1230  

 

只要有音樂,台東就永遠不寂寞。

2011年獨自旅行至台東,鐵花音樂聚落剛發芽於台東舊火車站旁,付了金額不多的入場費後,走進由台鐵舊宿舍改造的小型演唱場地,座位不多,台上長髮披肩的巴賴,是來自屏東排灣部落的男歌手(巴賴非巴奈,巴奈是卑南族女歌手),一把吉他一副歌喉,就讓聽眾沈醉於民謠樂聲中,獨坐一旁的我,第一次體會音樂極強的感染力,原住民吟唱中特有的虛詞雖無意義,卻能隨著歌者情緒傳達歌曲意境,無需贅言。一年後我決定搬至台東寫作與體驗生活,或許,那晚的音樂起了部分催化作用。

我是在九鳥陶燒見到巴奈本人的。那天原只是尋著旅遊簡介,欲參觀排灣族陶藝家廖光亮位於初鹿山區的陶藝工作室,彼時屋內正酒酣耳熱,熱情的阿亮老師邀陌生的我入座,給我這個才剛沾染些許台東氣息的台北人,斟上一杯虎頭蜂酒,對面坐的就是他們的好友:巴奈與她的老公那布,巴奈一頭蓬鬆爆炸的頭髮,很難不認出她來。

真正認識巴奈不是透過她的歌曲(『流浪記』曾被紀曉君與楊宗緯翻唱而走紅),2013年初巴奈與我老婆因報名藺草編織班而成為同學,沒料到才三堂課,巴奈就不告而別,原來她與一群藝文人士,展開「不要告別東海岸」活動,從台東杉原徒步至台北凱道,除了抗議違法興建於台東杉原灣的美麗灣度假村,更是呼籲大眾,要緊緊守護不斷受到財團覬覦的東海岸土地。

同年秋天,滿腔熱血的巴奈又為了訴求反核理念,利用3個月與那布、小孟三人自行開車巡迴全台,舉行「給孩子們,非核家園」50場小型演唱會,最後回到台東,在利嘉村「有人在家」民宿前草地「巴格浪」(阿美族語慶功之意)。

彼時仍住在利嘉的我,還是初次聽到巴奈渾厚,且充滿靈魂的歌聲,她常在頭上圍著印上「GET OUT。音樂台東,核廢不要」大小紅字的鮮黃色毛巾,一如她立場鮮明的作風。當晚,巴奈吐出許多感性的言談,在堅強外表下,她其實是個心思敏銳、情感豐富的女人,只是多年積極參與社會運動,讓她不得不成為,或看似一位女強人。

同樣有一股傻勁的,還有來自阿美族都蘭部落的舒米恩,笑容總是靦腆的他,才以電影『太陽的孩子』主題曲「不要放棄」,獲得 2015年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獲得殊榮前,舒米恩曾默默於2013年12月,在號稱都蘭小巨蛋的都蘭國中體育館發起「阿米斯音樂節」,邀請多位原住民音樂人與當地族人參與演出,場外還有熱鬧滾滾的部落市集。

阿米斯音樂節規模好比千人演唱會,卻不拿政府半毛補助,以自籌經費模式為民間音樂節樹立新標竿。但舉辦兩屆後,舒米恩決定停辦一年,好好休息並蓄積更多能量,反倒讓人更加期待在 2016年重新舉辦,持續進化中的阿米斯音樂節。

移民台東後,家中沒有安裝電視,聽音樂成了最佳消遣,讓我重拾被揚棄已久的音樂CD, 現在CD架上擺滿原住民或爵士音樂,尤以台東在地原住民音樂居多,架上有:卑南族南王部落的陳建年、紀曉君、陳永龍,卡大地布部落的桑布依,初鹿部落的巴奈;阿美族都蘭部落的舒米恩、定居都蘭的排灣歌手達卡鬧;布農族武陵部落的王宏恩;排灣族正興部落的Matzka。啊~似乎漏掉了出身泰安部落的張惠妹與黃美珍,她們算是流行歌手,目前還不在我的購買清單中。

更別提我曾在台東數個小型分享會中,近距離聆聽過陳建年、桑布依、舒米恩的隨性演出,鐵花音樂聚落、都蘭好的窩、月光小棧也不斷有優質音樂演出。這篇算炫耀文嗎?我想是的。

 

結束「不要告別東海岸」活動的巴奈,在利嘉有人在家民宿「巴格浪」

DSC_5783

 

2011年我在鐵花村小房子內聆聽巴賴的演唱

R0024050

 

來自卑南族的山地巨星桑布依嗓音渾厚,後來奪得金曲獎

DSC_2840

 

來自達魯瑪克部落的 Gilrao,演奏快要失傳的魯凱鼻笛

DSC_1223

 

定居在都蘭的排灣族達卡鬧,歌曲動聽也反應社會現況

DSC01253

 

第一屆阿米斯音樂節主持人阿洛(左),與來賓A-lin(右),在魏德聖導演前搞笑演出

DSC_6443

 

Matzka 招牌的雷鬼頭,目前他已單飛。

DSC_1204

 

竟然在九鳥陶燒聽到Matzka 媽媽的歌聲,歌聲與架勢都不輸給兒子

R0030091

 

卑南族寶桑部落到鐵花村報佳音

DSC_2852  

 

 

 

arrow
arrow

    台東木一邊民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